李宾
周扬(化名)在一张A4纸上飞快地写下十几家面粉加工企业的名字,唤来属下,“你去打电话到这些企业问一下,他们现在收购了多少小麦。省政府觉得我们上报的数量有点少。”作为山东省某产粮大市的粮食局长,周扬不得不为现在的夏粮收购操心。
不过,要想统计清楚并不那么容易,那名属下随后汇报说,有的企业认为这是自己的商业机密,拒绝透露,于是周扬只得请其所属县政府帮忙协调。“国家发改委已经派人四处调查夏粮收购的情况了。”他告诉记者。
一年一度的夏粮收购今年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和往年此时红红火火的收购情景相反,现在各个国有粮库显得门庭冷落,鲜有人来售粮。而与此相对的是,各个主产区的小麦价格已经普遍达到1.03元/斤以上,最高的达到了1.06元/斤,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位。
“今年小麦价格这么高,其实还是有人为的因素。”周扬说,主要是因为不少地区的小麦由于今年的长期低温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人们普遍看好后期的价格,所以纷纷入市抢购。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作为夏粮主要收购渠道的中储粮“托市收购”,在今年完全失去了必要和意义,而这纷繁的收购市场格局的变化背后却颇耐人寻味。
群雄并起7月13日,山东德州宁津县张大庄乡,一位粮食经纪人笑着对私人粮商张文良说:“我看这小麦价格还得涨。”
张大庄是当地主要的粮食市场,近20座样式相似的两层白楼分布在公路两旁,中间的空地用来存放粮食,这里收购的粮食大多露天存放,少数粮商建有几座圆形筒仓。不过,现在这里收购来的小麦并不多,只有张文良家楼前有不大不小的一堆,“这是近四五天刚收起来的,价格为1.03元/斤,也只有40万斤左右。”
山东是我国的小麦主产省,这里的小麦亩产一般在1200~1300斤,但是《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不少地区减产比较严重,由于今年春天长期低温的影响,“很多地方亩产只有800或900斤。河北、河南一些地区也是如此。”
或许是受减产预期的影响,今年的夏粮从一开始就遭遇了“抢购”,价格连涨,从最初的0.94元/斤一路飙升,直至现在最高的1.06元/斤。这也使得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农业部、农业发展银行、中储粮总公司等五家机构早在5月4日就发布的《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失去了意义,因为按照该预案,中等质量三级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为0.9元/斤,也就是说只有当市场价格低于这个价位时,最低保护价也就是业内俗称的“托市收购”才能够启动。
“抢粮”的结果除了造成价格的猛涨,还有越来越惜售的农民,“现在大部分的小麦还在农民手中,经纪人下乡去收购,如果给的价格达不到1元/斤以上基本上免谈。”张文良说。
记者了解到,参与抢粮的,除了前些年凭借“托市收购”一支独大的中储粮各承储库点,还有在今年刚刚被赋予“托市”资格的中粮集团、各类面粉加工企业、私人粮商以及各级国有粮库。事实上,按照我国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收购粮食必须持有各地粮食局颁发的粮食购销许可证,“但是现在很多无证的粮贩出现了,自己筹措些资金,在家门口支个摊就开始收,价格也越抬越高。”张文良说。
但是,这些私人粮贩毕竟力量薄弱,对于年产一亿吨的小麦而言并不是主导力量,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事实上,前一阶段抢粮的结果,虽不比前几年,但中储粮仍然是最大的赢家,“在河南省,中储粮各库点已经收购了约1350万吨,而各个产区加起来超过2000万吨。”接下来是中粮集团,大约400万吨,而另一个引人关注的粮油集团――益海嘉里则收购了26万吨,“我们在1.01元的时候就停止了收购,因为觉得风险太大了。”一位益海人士告诉记者。
中储粮“变异”“听说国家高层领导已经做出指示,要求中储粮各直属库以及各地的承储库点必须停止收购小麦。”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而之所以引起高层警觉,就是因为虽然近期河南、山东、河北等各省都已经宣布停止了“托市收购”,但今年中储粮手中的2000多万吨粮食仍然是以“托市收购”的名义收来的。“这其中最主要的角色就是中储粮系统位于各地的承储库点。正是他们的竞相抬价使得小麦价格一路走高。”
为此记者致电中储粮,但并未得到回应。
尽管中储粮已经在全国各地拥有几百家直属库,但是相较面积广大的粮食主产区来说,在夏粮收购的高峰时节仍然显得捉襟见肘,要想方便农民卖粮就需要增加收储点,于是从2006年实行托市收购政策以来,中储粮每年都会征用各地的地方粮库以及粮站代为收储。
这自然是一项美差。托市收购的资金是由农发行提供的,承储库点不用操心,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像中储粮的直属库一样,得到国家财政提供的2.5分的收购费用、3.5分的保管费以及0.05分的监管费用,算下来,每斤托市粮能得到将近7分钱的国家财政补贴,这对中储粮的直属库以及各承储库点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所以,如果收购1万吨小麦,就将得到150万元的补贴。“事实上,这正是很多地方粮库、粮站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位业内人士说。
正因如此,托市收购政策实行的几年来,各个直属库以及承储库对于托市充满热情。
而在市场价高出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条件已经不存在的时候,一些变通的手段就被发明出来。只要能够保证自己有利润,各承储库愿意将收购价上调,将一部分利益让给农民,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每斤少挣几分钱,“上报的时候都是以托市价格收的。”
记者了解到,这并不是今年刚刚出现的情况,从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由于前几年市场价格和最低收购价之间的距离不大,“去年加了大约4分,还有得赚,而今年最多加了将近1角。只能后续想办法,反正出库的时候他们是不会赔的。”
今年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新加入托市收购主体――中粮集团和华粮集团,在经过长期的游说之后,中粮和华粮今年得以正式具有参与政策性收储的资格,竞争的局面形成之后使得抬价收购变得更加顺理成章,“比如说中储粮给承储库的费用是每吨60元,中粮就可能给85元。”这样的情况下,价格的交替上扬不可避免。
“其实这种事情不完全是中储粮的问题,最大的动力来自下面的委托库,托市收购的政策思路和出发点是对的,只不过在执行的时候走了样。”上述知情人士说。
粮价重估与粮道之变主导力量之下,各路收购主体只能跟随。
德州峰宇面粉厂的收购价已经达到1.06元/斤,7月14日,粮食经纪人马桂明把自己好不容易收上来的10000斤小麦卖给了峰宇公司,由于价格较高,这里也是记者走访的收储主体中最为“红火”的。“没办法,我们的价格是根据市场价格确定的,要想吸引经纪人来交粮,就必须稍微高一点,因为为我们供应的经纪人比较固定,如果价格不够高,他们就会卖到别处了。”一位峰宇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即便如此,到现在他们也只收购了15000吨,相对于其每天1500吨的加工能力来说,收购量仍显不足。
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所建立的托市收购政策的积极作用自不必说,它使得农民有了稳定的价格预期和保障,且这几年最低收购价也在每年相应地提高。以小麦为例,已经从最初的2006年0.72元/斤提高到今年的0.9元/斤。
虽然现在种粮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已经降低到42%~45%,但毕竟这仍然是其主要收入之一。“这说明这些年工业产品的价格增速远远快于农产品的价格增速,这也是国际和国内很多资金热衷于进入农产品的原因所在。”
“从这几年的经验看,每年小麦的价格从刚刚上市到年底基本都会上涨每斤一角左右。”山东德州峰宇面粉厂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而农民们的售粮习惯和方式也在随之发生变化,“据我们的感受,现在农民们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在夏粮收获之后统一集中卖粮,而是会从收获一直持续到年底,好几个月的时间。”
这意味着,众多的加工企业开始能够持续的从市场上获得稳定的粮源,而不必像之前那样更多地依靠从掌握大部分粮源的中储粮手里拍卖而来。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峰宇正在抓紧建设三个新的粮仓,可以为其增加20000吨仓容,“估计再过一个月就能完工了。”那位负责人说,“如果能够保证供应,以后我们可能就不需要参与中储粮的小麦拍卖了。”
“国内现在的面粉加工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但各地还在大力兴建新的加工基地和企业,而且大家都认为自己会做的比别人好。”一位国内最主要的粮油集团负责人说。而最终的结果,则应该是大企业的天下。
近两年,颇为引人注目的中粮集团和益海集团的比拼式扩张似乎说明了这一点。
毫无疑问,由托市收购带来的农民惜售以及售粮方式的改变会将更多的主动权交到加工行业尤其是大企业的手中,而之前依靠政策性收储“意外”的掌握了大部分粮源以控制粮食市场的模式正在面临工业和市场的新挑战。
链接托市收购:是2006年6月份国家提出的,由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共六个省,进行的以国家储备库为依托的烘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收购工作。
粮食部门的托市收购目的是稳定市场粮价、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农民利益。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制定的2005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要求,当中晚籼稻市场收购价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每百斤72元时,启动预案,由国家指定的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挂牌收购。收购一定数量后,市场价格回升并稳定在最低收购价以上时停止执行。非国家指定企业可随行就市收购。
最低收购价政策不同于过去的保护价收购政策。保护价收购是指所有国有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而最低收购价主要起托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