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17:06:09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平安财险唐山中支:关于警惕“代理维权”“修复征信”等陷阱,依法理性维护权益的风险提示

近年来,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推出“代理退保”“修复征信”等所谓“代理服务”诱骗消费者,名为代理维权,实则牟取非法利益,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平安财险唐山中支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非法“代理维权”“修复征信”陷阱,防范相应风险。

陷阱第一步:非法“代理维权”组织或个人利用网络论坛、微信朋友圈、网购平台、短视频等渠道,冒充法律工作者或业内专业人士骗取消费者信任,打出“代理退保”“修复征信”“逃废债务”“全额免息”等幌子,发布帮他人代理成功退保退息、修复征信、逃废债务等“成功”案例,诱骗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

陷阱第二步:向消费者收取高额的“代理维权”咨询费、手续费,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保险合同、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个人隐私的重要身份信息和敏感金融信息。

陷阱第三步: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怂恿或替代消费者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并使用固定的投诉举报模板、话术,以消费者代理人身份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陷阱第四步:阻止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正常联系,怂恿或替代消费者采取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对金融机构施压。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甚至采取诱骗、恐吓等手段阻止消费者与金融机构正常沟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正常生活。

不当维权面临“四大风险”。

风险一:纠纷解决遭阻碍。“代理维权”的组织或个人对法律及合同条款解释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其解释引用经常有明显错误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不仅侵占消费者正当的维权渠道和资源,阻碍消费纠纷正常解决,还扰乱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甚至涉嫌违法犯罪。

风险二:信息泄露隐患多。“代理维权”的组织或个人一般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账户、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给消费者造成个人信息被泄露及被非法利用的风险。有些甚至擅自、恶意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小额贷款、申请信用卡等。如果消费者想终止代理协议,还可能遭到频繁骚扰、恐吓。

风险三:费用增多负担重。“代理维权”的组织或个人除收取高额的咨询费、手续费外,还可能通过掌握消费者的银行卡账户,截留侵占资金。同时,非法代理退保会使消费者处于退保后无保险保障的状况,而非法代理信用卡维权则一般采取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方式进行,导致消费者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等不利后果。同时,“代理维权”组织在代理退费失败、征信修复失败后,可能不予退款或直接跑路失联,消费者前期支付的高额咨询费、手续费也无法退还。

风险四:征信污点影响大。当前,贷款、信用卡使用记录等均已纳入征信范围。如果消费者轻信“代理维权”组织或个人教唆,采取暂停或拒绝还款等行为,很可能因逾期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导致个人信用受损,对后续申请银行贷款、买房、买车甚至就业等产生不利影响。

平安财险唐山中支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非法“代理维权”“修复征信”陷阱,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

一是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消费者应根据实际需求,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要注意正确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内容,如购买个人借款保证保险产品时要认真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投保提示、投保书等合同资料并针对疑惑及时咨询,资料署名前务必认真阅读。

提示:借款保证保险是以借贷关系为承保基础的一种保证保险产品,属于财产保险产品的一种。该产品的借款人为投保人,出借人为被保险人,其功能是为有融资需求的借款人提供增信支持,为出借人的资金损失提供风险保障。

二是拒绝非法代理维权行为。非法代理维权组织或个人以“代理维权”之名,捏造事实、违背合同约定,不仅扰乱正常金融秩序,甚至涉嫌寻衅滋事和敲诈勒索。消费者应珍惜个人信用,警惕参与非法“代理维权”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拒绝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投诉举报。

三是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在购买金融机构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投诉,主张民事权益。若消费者未能与金融机构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仍不能解决的,消费者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提请协议选定的仲裁机构仲裁或向有管辖权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是防止个人信息外泄。消费者应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和家庭信息,避免出现信息外泄、信息盗用等风险,给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隐患。如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行为侵害,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编辑: 杜雨璐
热点
  • 一周
  • 一月